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表示,随着國家環保政策和市場大環境的改變,環保市場已經出現了“斷崖式”的變化,環保企業必須盡快調整自己的戰略。
3月23日下午,安徽。盛開的油菜花和明媚的明光似乎并沒有減淡環保業界老總們内心的憂慮。在一間有點濕冷的仿古建築内,約30位環保企業家聚集在這裏,商讨環保産業面臨的困惑和未來走向。
環保企業究竟在做什麽?
“我向大家彙報下一步發展中的思考與困惑。”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首創股份”)副總經理江瀚在開場白中說。
在環保業界,“國”字号的首創股份因其具有融資、工程設計咨詢、技術研發、運營與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一直被同行們羨慕。
江瀚介紹,首創股份确定自己未來的組織發展戰略是“職能管理戰略化、業務部門前台化、能力部門專業化、專業單位生态化。”
但他同時坦承,在新形勢下,首創股份也面臨着許多困惑:是做污染治理,還是做環境保護,或者是做資源能源?是做業務,還是做資本?是做業務項目,還是能力産品?是做企業,還是做平台,或者是做生态圈?
在23日這場題爲“新形勢下環境産業戰略發展思考專題研讨會”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表示,與過去相比,如今的環保治理更關注區域性、流域性的環境質量,已經由“點狀式”演變到“帶狀式”;從一個城市的水污染治理,轉變到流域水環境治理;環保企業從企業角色向“類政府”的角色轉變,要幫助政府推動流域的治理、管理。
“這三個轉變,要求環保企業既要有外延式擴張,也要有内涵式提升。”駱建華說。
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也表示,随着國家環保政策和市場大環境的改變,環保市場已經出現了“斷崖式”的變化,環保企業必須盡快調整自己的戰略。
3月23日,環境商會主辦的“新形勢下環境産業戰略發展思考專題研讨會”現場。攝影/章轲
要麽老大,要麽什麽都不是
“政府的環保管理已經從過程管理,包括使用什麽處理技術都要管的階段,進入到結果管理,隻認環境質量。環保行業已經到了緊急的關頭。”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态分會副會長潘文堂分析說,中國城市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環保基礎設施已基本上由建設階段進入到經營階段。大建設、大開發、大資本投入已經告一段落。環保設施運營成爲主要任務。
潘文堂說,而由單個環保治理項目擴大到流域治理,環保企業面臨的風險也一下子放大了很多倍。“如果達不到合同要求,政府是可以不給錢的。”他說,這就要求從事第三方治理的環保企業必須加快構建自己的核心能力,“每一個企業都要有獨門秘籍。”
“未來,單一企業已不能完全滿足政府的要求,整個行業也面臨着轉型和洗牌,進入勝者爲王的時代。要麽老大,要麽什麽都不是。像威立雅、蘇伊士這樣的外資企業,以及首創這樣的國有企業會不斷做大,他們的周圍也會聚集很多專業化公司。”潘文堂說。
而對于這一說法,環境商會執行會長、蘇伊士新創建執行副總裁孫明華沒有直接回應。她告訴大家,2018年是蘇伊士進入中國的第30年,盈利狀況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
孫明華說,蘇伊士剛剛在澳門召開了一個業務發展研讨會,“我們的感受與大家不一樣。”她說,蘇伊士認爲,未來,中國的環保市場肯定是全球環保市場發展的重點。
孫明華介紹,2018年蘇伊士全球營業收入達到174億歐元,約1400億人民币。其中,營收增長主要在亞洲和美國,亞洲的營收已占總營收的15%。未來亞洲将成爲蘇伊士業務闆塊中最大的一塊。
“大家不要氣餒,未來中國的環保市場肯定是非常巨大的。”孫明華說,大家不要相互競争,而是應當努力尋找業務增長點,比如,智慧水務就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把現象當規律,就會很迷失
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此前發布的相關預測報告稱,實施七大标志性戰役和土壤污染治理環保投資總需求約爲4.3萬億元,投資直接用于購買環保産業的産品和服務約1.7萬億元,間接帶動環保産業增加值約4000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在規劃、政策及強有力的環境監管的引領和推動下,“十三五”期間,我國以第三方治理、綜合環境服務、“環境管家”服務爲核心的現代環境服務産業體系加速形成。2015年後,環境服務收入超過設備、裝備、産品收入。2018年,環境服務收入在環保産業收入總額中的占比達到60%。
與此同時,我國環保産業集約化發展加速,形成了一批大型骨幹企業集團,成爲環保市場的主力軍。據中國環保産業協會調查分析,企業數量占比約11%左右的較大規模環保企業,其環保業務營業收入占比超過80%,營業利潤占比超過90%。
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會長樊元生此前表示,近年來,我國環保企業快速發展,A股涉足環保産業的上市公司已有120家,新三闆環保企業300多家,創新型企業充滿生機活力,産業集中度逐步提高。
樊元生同時表示,2017年底以來,我國環保産業運行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包括部分大型環保企業負債正在快速增加等等。但他同時表示,當前,我國環保産業正處于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節點,環保市場依然保持較高增速,前景廣闊。
研讨會上,環境商會副會長、維爾利董事長李月中表示,“中國環境質量的真正改善,至少還需要10年的時間。”他認爲,眼下對于民營環保企業來說,還是應當守住主營業務,做一個“小美公司”。
“每個人都知道水往低處流,但這隻是現象,背後的規律是萬有引力。如果把現象當作規律,就會很迷失。”研讨會上,錦江環境總經理張超說。
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表示,随着國家環保政策和市場大環境的改變,環保市場已經出現了“斷崖式”的變化,環保企業必須盡快調整自己的戰略。
3月23日下午,安徽。盛開的油菜花和明媚的明光似乎并沒有減淡環保業界老總們内心的憂慮。在一間有點濕冷的仿古建築内,約30位環保企業家聚集在這裏,商讨環保産業面臨的困惑和未來走向。
環保企業究竟在做什麽?
“我向大家彙報下一步發展中的思考與困惑。”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首創股份”)副總經理江瀚在開場白中說。
在環保業界,“國”字号的首創股份因其具有融資、工程設計咨詢、技術研發、運營與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一直被同行們羨慕。
江瀚介紹,首創股份确定自己未來的組織發展戰略是“職能管理戰略化、業務部門前台化、能力部門專業化、專業單位生态化。”
但他同時坦承,在新形勢下,首創股份也面臨着許多困惑:是做污染治理,還是做環境保護,或者是做資源能源?是做業務,還是做資本?是做業務項目,還是能力産品?是做企業,還是做平台,或者是做生态圈?
在23日這場題爲“新形勢下環境産業戰略發展思考專題研讨會”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表示,與過去相比,如今的環保治理更關注區域性、流域性的環境質量,已經由“點狀式”演變到“帶狀式”;從一個城市的水污染治理,轉變到流域水環境治理;環保企業從企業角色向“類政府”的角色轉變,要幫助政府推動流域的治理、管理。
“這三個轉變,要求環保企業既要有外延式擴張,也要有内涵式提升。”駱建華說。
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趙笠鈞也表示,随着國家環保政策和市場大環境的改變,環保市場已經出現了“斷崖式”的變化,環保企業必須盡快調整自己的戰略。
3月23日,環境商會主辦的“新形勢下環境産業戰略發展思考專題研讨會”現場。攝影/章轲
要麽老大,要麽什麽都不是
“政府的環保管理已經從過程管理,包括使用什麽處理技術都要管的階段,進入到結果管理,隻認環境質量。環保行業已經到了緊急的關頭。”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态分會副會長潘文堂分析說,中國城市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環保基礎設施已基本上由建設階段進入到經營階段。大建設、大開發、大資本投入已經告一段落。環保設施運營成爲主要任務。
潘文堂說,而由單個環保治理項目擴大到流域治理,環保企業面臨的風險也一下子放大了很多倍。“如果達不到合同要求,政府是可以不給錢的。”他說,這就要求從事第三方治理的環保企業必須加快構建自己的核心能力,“每一個企業都要有獨門秘籍。”
“未來,單一企業已不能完全滿足政府的要求,整個行業也面臨着轉型和洗牌,進入勝者爲王的時代。要麽老大,要麽什麽都不是。像威立雅、蘇伊士這樣的外資企業,以及首創這樣的國有企業會不斷做大,他們的周圍也會聚集很多專業化公司。”潘文堂說。
而對于這一說法,環境商會執行會長、蘇伊士新創建執行副總裁孫明華沒有直接回應。她告訴大家,2018年是蘇伊士進入中國的第30年,盈利狀況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
孫明華說,蘇伊士剛剛在澳門召開了一個業務發展研讨會,“我們的感受與大家不一樣。”她說,蘇伊士認爲,未來,中國的環保市場肯定是全球環保市場發展的重點。
孫明華介紹,2018年蘇伊士全球營業收入達到174億歐元,約1400億人民币。其中,營收增長主要在亞洲和美國,亞洲的營收已占總營收的15%。未來亞洲将成爲蘇伊士業務闆塊中最大的一塊。
“大家不要氣餒,未來中國的環保市場肯定是非常巨大的。”孫明華說,大家不要相互競争,而是應當努力尋找業務增長點,比如,智慧水務就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把現象當規律,就會很迷失
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此前發布的相關預測報告稱,實施七大标志性戰役和土壤污染治理環保投資總需求約爲4.3萬億元,投資直接用于購買環保産業的産品和服務約1.7萬億元,間接帶動環保産業增加值約4000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在規劃、政策及強有力的環境監管的引領和推動下,“十三五”期間,我國以第三方治理、綜合環境服務、“環境管家”服務爲核心的現代環境服務産業體系加速形成。2015年後,環境服務收入超過設備、裝備、産品收入。2018年,環境服務收入在環保産業收入總額中的占比達到60%。
與此同時,我國環保産業集約化發展加速,形成了一批大型骨幹企業集團,成爲環保市場的主力軍。據中國環保産業協會調查分析,企業數量占比約11%左右的較大規模環保企業,其環保業務營業收入占比超過80%,營業利潤占比超過90%。
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會長樊元生此前表示,近年來,我國環保企業快速發展,A股涉足環保産業的上市公司已有120家,新三闆環保企業300多家,創新型企業充滿生機活力,産業集中度逐步提高。
樊元生同時表示,2017年底以來,我國環保産業運行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包括部分大型環保企業負債正在快速增加等等。但他同時表示,當前,我國環保産業正處于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重要節點,環保市場依然保持較高增速,前景廣闊。
研讨會上,環境商會副會長、維爾利董事長李月中表示,“中國環境質量的真正改善,至少還需要10年的時間。”他認爲,眼下對于民營環保企業來說,還是應當守住主營業務,做一個“小美公司”。
“每個人都知道水往低處流,但這隻是現象,背後的規律是萬有引力。如果把現象當作規律,就會很迷失。”研讨會上,錦江環境總經理張超說。